首届NESS国际科学大会成功举办,发出共建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口倡议
视频集: 第一集-嘉宾发言|第二集-主题说明 |第三集-国际协作
11月18~19日,首届“NESS国际科学大会暨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线上成功举办。大会由海口市林业局、NESS国际科学网络、海南师范大学主办,20家单位协办,来自26个国家、156家机构的202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向国际科学界、各国科学家发出《“同一个目标——共建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口)倡议》(“One Target—An Eco-Security System For All" Our Initiative Call From Haikou)
大会开幕式
哥斯达黎加国家科学院院士Julio C. Calvo-Alvarado、意大利公园委员会技术和科学委员会委员Piero Schneider Graziosi、泰国野生动物和植物保护部国家公园管理局坤汗国家公园负责人Wimonmart Nuipakdee、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和创新署保护生物学家Dian Oktaviani、蒙古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教授Gansukh Sukhchuluun、罗马尼亚马拉穆雷山自然公园局长Bogdan Catalina、马达加斯加密苏里植物园项目负责人Sylvie Andriambololonera等发来视频,多家国内院校、机构也对大会举办表示祝贺。
NESS国际科学网络发起人、首席科学家兼秘书长田德欣就大会主题“同一个目标——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专题报告;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处副处长周鹏介绍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经验,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介绍了环境人权的发展历程与深远意义,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吴淑邦介绍了海口国际湿地城市经验。大会围绕“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进行了多轮深入讨论和交流。
19日上午,与会专家进一步就《倡议书(草案)》进行分组讨论后,一致支持倡议。与会专家还结合各自所在领域,探讨了未来围绕“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可开展的工作和合作。
最后,周珂教授宣布本次大会达成共识,大会正式向国际科学界、世界各国科学家发出《同一个目标——共建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口)倡议》,倡议的核心内容为:
“倡议各国科学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高度关注自己孩子、本国儿童、本国人民长期生存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底线,勇于担当,积极支持、参与本国相关科学研究与协作行动;
倡议国际科学界、高校、科研院所及国际组织,关注全世界的儿童、全人类持续生存所需的生态保障目标,围绕共建“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形成共识,积极支持、参与相关国际科研协作与共同行动!”
本次大会之后,NESS国际科学网络将在全球各国持续征集《倡议》支持,推动更多的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围绕“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搭建长期的“NESS国际科学大会”交流平台,为世界各国人民的长期生存、全球可持续发展积极提供科学支持。
【背景资料】
当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等全球危机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长期生存发展。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向国际社会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共赢共享”,已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经济、科技、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粮食安全等很多领域的工作。而其中,全球人类(各国人民)长期生存所必需的“生态保障(Eco-Security)”条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
大会关注到最新的全球科学权威报告(IPBES、IPCC、全球环境展望等)在收集整理全球广泛数据基础上,分析总结和预测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等全球危机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长期生存发展。全球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2022》,将“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列为全球最严重的三大风险,是对人类和地球最具威胁潜力的因素。
而全球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生态灾难危害往往跨越地区和国家,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灾难影响全球,单独个人、单一领域、国家(地区)的力量都无法全面应对这些灾难。而当前各种利益和发展目标往往不兼容甚至矛盾;人类社会的割裂、分化、对立、冲突正在加剧;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各国社会凝聚力更加削弱。人类社会亟需聚集力量、团结一致地应对各类全球性生态危机。
人类(各国人民)长期生存所必需的生态保障(Eco-Security)条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健康生态环境中,因此,“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能够凝聚各国人民力量,激发各国政府强大的意愿,共同应对全球危机。
设立“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人民的,具体、基本、长期的共同目标(One target),推动达成广泛共识,有利于调动全社会主观积极性,汇聚力量,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如同每个国家都需要构建自己的粮食保障系统一样,每个国家都同样应当构建本国的国家生态保障系统(National Eco-Security System,NESS),包括本国人民长期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组分、数量、质量、构成与空间比例等关系);以及确保其安全的国家层面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社会协作系统。以世界各国的NESS为坚实基础,将共同构成全球的“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于如何构建国家生态保障系统,实现“生态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目标,仍然存在严重的知识空缺,现有知识、信息组织方式以及社会协调能力,都远远不足以回答这个关系到人类长期生存的关键问题。各国自然地理条件、社会、人口、需求、发展模式等千差万别,显然难以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推进不同国家的生态保障工作。因此倡议、推动世界各国科学界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是当务之急。